很多已婚婦女曾有過流產史。根據統(tǒng)計,約有3%的婦女由于連續(xù)3胎發(fā)生流產(習慣性流產)而需要醫(yī)生的診治。對有習慣性流產史的孕婦,有相當一部分疾病的發(fā)生、進展、預后、轉歸、預防和治療都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,即心理因素不僅是引起軀體疾病的誘因,而且會影響疾病的全過程。
由于曾多次發(fā)生流產,隨著妊娠的繼續(xù),孕婦總是過度關注著自身的微小變化,生怕稍有疏忽會導致悲劇再次發(fā)生。
孕婦精神壓力大,常常會反復回憶與思索是否有影響胎兒正 常發(fā)育的內在因素存在,是否有受到過外界不良因素的影響,對能否生育一個理想的孩子,感到憂慮重重和煩躁不安。常表現為失眠,食欲缺乏,對醫(yī)護人員的談話敏感等。擔心胎兒能否順利生長發(fā)育,能否存活,孩子出生后是否健康,是否會出現生理異常與缺陷(如畸形兒等)。盼望著順利妊娠直至分娩,能生育一個健康的孩子。通過以上幾點,對患者的心理狀態(tài)進行整體歸納,綜合分析,可找出心理問題的癥結。
醫(yī)護人員和家屬應多關心,多安慰孕婦,消除其精神上的緊張和思想上的顧慮,使其情緒樂觀,起居有序,營養(yǎng)合理。要創(chuàng)造良好的住院環(huán)境和生活規(guī)律,保證孕婦生活有規(guī)律,睡眠充足,必要的治療盡量安排在不影響休息時進行,技術操作要輕巧柔和。保持病房的安靜,物品放置整齊,用物干凈整潔,光線充足但要柔和,使孕婦完全置于親切、安全、舒適的環(huán)境之中。通過環(huán)境來潛移默化地對孕婦產生積極有效的影響。
孕婦因有過流產史,對妊娠存在錯誤認知。其非適應性或非功能性的心理與行為,常常是由不正確的或扭曲的認識而產生的,如果更改或修正這些不正確或扭曲的認識,則可改善其心理和行為。護理人員應仔細詢問病史,在做必要的檢查后,主動給予細心、耐心的照護與安慰。首先要讓其情緒樂觀,消除緊張、不安、憂郁的情緒,以造成良好的心理因素,提高其心理適應能力。
總之,精神上的支持與心理治療是重要的治療措施之一,成功的心理護理,是科學和藝術的高度結合。要想做好心理護理,首先要從尊重、理解四個字做起,要尊重醫(yī)生,尊重患者,更要尊重自己。要理解患者的心理,更要理解自己的事業(yè),這樣,才能真正地做好心理護理。